立秋|「蚊虫」猛如虎,养鸡户一定要防好这2个病(为什么说三十如狼四十如虎)
今天立秋,入秋后,最让人讨厌的,非蚊虫莫属:
明明就在眼前,却死活打不完;
明明想让它走开,却一直纠缠不休;
明明有一只鸡生病,却引发全群发病……
入秋,蚊虫变得更加猖狂,这2种由蚊虫传播的疾病一定要引起养鸡户的注意:
1、白冠病
鸡白冠病又叫鸡住白细胞原虫病,是一种血液寄生虫病,鸡感染鸡冠发白。
白冠病是由吸血蚊虫蠓叮咬病鸡后传播疾病,有些地方也叫“蚊子病”。在蚊虫较多的秋季多发,尤其是8-9月份,发病严重。
典型表现:鸡冠发白、鸡冠上有蚊虫叮咬的痕迹。
典型剖检病变:心冠脂肪、肠系膜、胰脏以及输卵管膜上有灰白色小结节。
预防措施:
首先,搞好鸡舍环境卫生,清除周围杂草,不留死水区域。
其次,在流行季节,早上6-7点,晚上6-8点,用0.2%的除虫菊脂煤油溶液或0.005%溴氰菊酯,喷洒鸡舍周围环境,每隔6-7天喷洒一次。
治疗措施:
磺胺间甲氧嘧啶,连用4天,首次加倍,拌料给药,间隔2天再用一次。
同时,用小苏打和葡萄糖保肝通肾,注意补充K3、B12进行止血造血,利于病鸡康复。
2、鸡痘
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,秋季由于蚊虫的叮咬病鸡,使鸡痘成为最为流行的疾病之一。
鸡痘有三种类型,分别是皮肤型、黏膜型、混合型。
①皮肤型:以头部皮肤及身体无毛或羽毛稀少的部位,特别是在鸡冠、肉垂、眼睑和嘴角,亦可出现于泄殖腔的周围、翼下、腹部及腿出现结节。
②黏膜型 :又叫“喉痘”,以粘膜上出现假膜为主要特征,口腔、食道或气管等黏膜表面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,将其剥去可见出血、糜烂。
假膜逐渐扩大、增厚,阻塞在口腔和咽喉部位,使病鸡出现呼吸和吞咽障碍,严重时窒息死亡。
③混合型:既有皮肤型又有黏膜型。
预防措施:
减少蚊虫在鸡舍周围存在的机会,消灭舍内蚊虫。
接种鸡痘苗。在夏末秋初免疫鸡痘苗。
治疗措施:
发病较重的鸡群:紧急接种鸡痘苗;同时用转移因子、鱼肝油,促进粘膜修复,提高免疫力;免疫24小时后,鸡舍要酸性或碱性消毒剂严格消毒。
散发且死亡率低的鸡群:饮水投服含板蓝根、大青叶的抗病毒中药制剂和抗生素,防治继发感染;用2-3倍干扰素调节免疫力,配合鱼肝油,促进组织和粘膜的新生。
以上就是秋后,鸡群最容易发生的2个蚊虫病,需要我们提前做好预防,防患于未然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