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暑前后这种鱼最肥美,但长成这样,你敢吃吗(水美鱼肥的成语意思)
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么一句民间谚语,“小暑黄鳝赛人参”。再过半个多月,就要进入炎热的小暑,小暑前后的黄鳝是一年四季中,最为肥美的时间段。此时,黄鳝味道较其他时间更为鲜美,营养更为滋补。不过因为黄鳝,形似长蛇,很多人不敢吃,那就真真错过了这么一道美食。

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,适当吃一些鳝鱼,有补血、补气、消炎、消毒、除风湿等功效。100克的黄鳝,含蛋白质18克,脂肪1.4克,胆固醇126毫克,维生素A50微克,此外还有维生素B1、B2、PP,以及维生素C。鳝鱼所含的矿物质也非常丰富,其中钙含量42毫克,磷含量206毫克,钾含量263毫克,镁18毫克,铁2.5毫克,锌1.97毫克,硒34.56微克。

黄鳝,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鳝鱼,长鱼,鱼体光滑,没有鱼鳞,野生的黄鳝一般生活在水边的石头缝中,现如今吃到的鳝鱼多为水产养殖。

黄鳝,含有一种能够调整血糖的黄鳝素,适量进食,对糖尿病人有一定好处。另外,黄鳝含有的维生素A比较多,维生素A,又名视黄醇,是一种抗干眼病维生素,能维持正常视觉,为视紫质的主要成分,对眼睛有益。黄鳝还含有丰富的DHA,有提高记忆力的功效。

不过黄鳝性温,火气大的人要少吃,另外,黄鳝体内含寄生虫,所以一定要煮熟透了才能吃。

为经济性食用鱼,一般以活鱼贩售,市场上的黄鳝多是人工养殖,以南部养殖较多。在台湾多以切片油炒食之;在华人地区视为补血强壮剂。黄鳝肉嫩味鲜。营养价值甚高。每1百克鳝鱼肉中蛋白质含量达17.2-18.8克,脂肪0.9-1.2克,钙质38毫克,磷150毫克,铁1.6毫克;此外还含有硫胺素(维生素B1)、核黄素(B2)、尼克酸(维生素PP)、抗坏血酸(维生素C)等多种维生素。黄鳝不仅被当作名菜用来款待客人,近年来活运出口,畅销国外,更有冰冻鳝鱼远销美洲等地。黄鳝一年四季均产,但以小暑前后者最为肥美。

黄鳝不仅为席上佳肴,其肉、血、头、皮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。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黄鳝有补血、补气、消炎、消毒、除风湿等功效。黄鳝肉性味甘、温,有补中益血,治虚损之功效,民间用以入药,可治疗虚劳咳嗽、湿热身痒、肠风痔漏、耳聋等症。黄鳝头煅灰,空腹温酒送服,能治妇女乳核硬痛。其骨入药,兼治臁疮,疗效颇显著。其血滴入耳中,能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;滴入鼻中可治鼻衄(鼻出血);特别是外用时能治口眼歪斜,颜面神经麻痹。